咨询热线:18681822227 / 18681820008 / 400-0029-112
新闻资讯
Encyclopedia of hairy crabs
推荐信息
重磅:互联网医院建设中不容忽视的7个点(上)
浏览人数:1969人    时间:2020-06-17

目前“医院+互联网”移动互联程度低,流程优化仍是主要驱动力,基于“优质患者服务体验”的线上线下诊疗服务仍未形成等等。

“医院+互联网”有前景,有机会,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,目前其移动互联程度低,流程优化仍是主要驱动力,基于“优质患者服务体验”的线上线下诊疗服务仍未形成,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从目前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进化为互联网和医院、患者等的高度融合。

互联网医院是“互联网+”推进的深水区,如今乌镇互联网医院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,随着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,相信此种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突破会越来越多,移动医疗的医院端变革也会越来越深入。


遍观国内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发展,模式多种多样,有传统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升级,有“医院+区域挂号平台”,也有乌镇这样变革彻底的“互联网医院”,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面临着一些问题。
“医院+互联网”有前景,有机会,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,诸如,目前其移动互联程度低,流程优化仍是主要驱动力,基于“优质患者服务体验”的线上线下诊疗服务仍未形成等等。
“医院+互联网”七大挑战以及“怪”现状:
一、高度关注诊前及诊中,重视预约挂号及诊中体验,对诊后、健康管理等关注度不高、移动互联度不高

纵观目前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发展,其更多关注如何吸引患者,如何改进患者的预约挂号难,其大部分的精力仍在改善前期的预约挂号体验,解决“看病难”中的挂号难问题,对于专家筛选、诊后指导等还远远没有涉及。

部分优秀的医院,大部分是知名的品牌医院,已经开始医院互联网的升级,将医院原有的IT系统进行升级,对接新开设的微信服务号,提升患者的挂号体验,甚至开放院内候诊系统、检查报告系统等,将医患沟通深化至诊中阶段,但遗憾的是,患者最为看重的诊后随访、康复指导和前期的医患沟通对于传统医院来说仍然未被重视,其仍是医院的发展弱项,医院的“移动互联化”进程仍然在诊前阶段和诊中阶段发力。


与此相对应,大量的医院信息系统是不统一的,数据端口无法统一对接,造成已有的“医院信息孤岛”现象更为严重,甚至影响到区域内医院信息平台的深入推进,影响到医院集团内“医疗联合体”的诊中信息传递和诊后服务开展。
此种状态的持续存在,目前看是因为各医院独立推进“互联网+”,而实际上是其变革只是改善了诊前预约挂号和诊中检查部分,对于诊前预防和诊后服务等关键业务环节涉足不深,同时其也未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的“信息孤岛”现象;这些缺失的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并改善。
二、以“流程优化”为驱动力,医患沟通、诊后指导、社群沟通等深层次体验优化不足
从目前多数医院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实践来看,其多数仍集中在患者端的诊疗服务线上,多数集中在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、候诊提醒、检查报告推送、疾病筛选等方面,更多在于提升“患者流程体验”,将医院现有诊疗业务推动上线的同时提升患者就诊效率。

目前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变革以“流程优化”为驱动力,侧重患者就诊流程优化,而医患深入沟通、诊后指导等方面则是比较薄弱的,长期发展所依托的医患社群更是没有纳入医院的建设日程,当然这也绝非其长项所在;我们需要深思的是,单纯的流程改善是否真能切实提升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,深入的医患沟通、诊后指导等是否更具服务价值,更具商业意义。
三、医院以单独主体开展,单病种纵向服务平台、区域性跨院医疗服务平台、医患社区型服务平台等还远未形成
从目前医院推进互联网+的主体来看,多数仍是靠医院自身推进,想做得出色的医院还会寻求技术公司的帮助,但每个医院的信息系统不统一、各有侧重,单独建设有其局限性,和核心病种、同区域医院对接、医患对接等还有很多差距需要弥补。

医院是服务于本区域患者甚至是全国患者的,其不但要考虑到自身发展,更要考虑到同区域医院协同需求、同一“医联体”内兄弟单位需要,随着“就医160”等跨区域挂号服务平台的出现,多医院挂号协同、诊疗协同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,基于患者需求的核心病种会诊服务,基于同一区域的医院业务协作需要,这些都需要医院更深入的推进“互联网+”步伐。

我们回归医院开展互联网+业务的初衷,大家开展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优质的患者服务体验、提升医院的品牌影响力、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,而止步于诊前和诊中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是无法承载这一重大目标的,深化互联网+步伐,深入推进全周期诊疗移动互联服务才是必由之路。